如果古罗马时代东西方的交流更密切一些,对于更有预谋和更重视使用技术的当时西方来说,很可能东方如造纸乃至铁制农具一类的相关技术很有可能更早传到欧洲,则也很可能让欧洲比较早的进入到近代化时代。如果这个时代的西方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俄国这个最终被排斥在外的文明可以借助和依托的话,那么中华崛起之路说不定比历史位面反而要面临更多的变数。。。
仅仅是两三个时辰的短暂休息,在天色还没有完全放亮的时候整个大军又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了向北面的方向展开的行军。浩浩荡荡的队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掉队现象,这让萧轩在率领队伍前进的时候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辎重负担,并且让骑兵队中掉队的官兵同辎重队汇合,才算勉强保证了在第二天强行军的时候队伍没有出现太大的危机。
当然似乎更重要的原因是之前那场大战的消息似乎也开始比队伍以更快的速度先一步的传播开来,大大军前进的过程中虽然遇到过一些似乎打算前来追赶的敌兵,也仅仅只敢在很远的距离上观望,没有敢于逼近到近前。
这让萧轩意识到:不论大军以怎样的速度展开强行军,对于这个时代可以接力马匹通信还有烟火通信的时代来说,要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就做到出其不意的突袭实际上也是很难的。萧轩唯一可以谋求的是:不知道有没有死在乱军之中的那名还似乎还有些水准的敌方统帅还有一些残兵不要先于自己的大军逼近到巴黎。
就算巴黎一带的法军提前得到了一些东方的强敌可能逼近过来的风声,但却对自己所率领的队伍还没有足够的了解,那么自己就依旧有可能用并不算太大的代价给敌军以重创,并且尽可能的不给敌军以太多反应过来的时间。
第二天行军结束的时候,整个队伍在接近两昼夜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大概五百里左右的强行军。只是在第三天的时候,尽管整个路途之中队伍补充轮换了不少的马匹,可这些马力还是在第三天的时候表现出了太过明显的差距,整个队伍也渐渐的在行军中形成了相聚几十里距离的前队和辎重队。唯一可以庆幸的时候,到临近第三天行军中午的时候,目标似乎已经并不算太过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