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把早稻收回来,那心才落到实处;待风干扬净的谷子藏入地底的储藏室,心里就更加踏实了。
栽了几亩田的晚稻后,下塘集那边就传来了消息:今年的夏税比往年涨了四成,这当然是额外摊派的。
四成的税,对于郑家和张家来说,尚能应付,清南村大部分的农户能应付,但对于大多数的乡民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本来因为塘集繁荣起来而增加的一点收入,还不够填这个坑的。那些将田地挂到了李长风名下的农户则暗自庆幸自己的明智抉择。
李长风中举之后,附近有不少农户将田地挂到他的名下,李家如今已经成为这一片的大地主,超过了下塘集的那些大户人家。可是,清南村这么做的农户反而最少。
为啥哩?只要日子能过得去,谁乐意沦为佃户?当然种自己的田地是最好的了。况且前几年税负虽然也重,但胡县令在任六年,并未多加摊派,这几年大家的日子又是一年比一年好,因此,清南村出了个举人老爷,并未使得整个村变成这举人老爷的附属,倒是周围好些村庄的人成了李家的租户、佃农,李家成了他们的东家。
可是,若是这李县令变本加厉地折腾下去,就会逼得大伙放弃自耕农的身份了。
土地兼并就是这么形成的,菊huā叹口气想道。
经过吵嚷、抗议,甚至哭闹,给那些收税的官差制造种种麻烦,到最后才不甘不愿地将税交上了,这就是清南村人的策略,不求能制止他的贪念,只求他能不再增加摊派。
将这季税收应付过去后,青木和张槐回来说起下塘集上一片混乱,直摇头叹气,两人忽然一起将目光投向张杨,眼神热烈。
张杨被他们瞧得很不自在,急忙站起来叫道:“我晓得你们想说啥,我明年肯定会尽力去考,真要是考不上也不能怪我哩。哼!哥你当初还劝我说,好好学就成,取不到功名也没啥,如今又盼望我取得功名了?”
张槐笑道:“我们瞧着李家不用为交税的事遭罪,自然眼红,想着你要是也挣一份功名回来,咱就不用担心往后过不下去的时候,将田地白送人。不过想法是好的,也不能逼你拼命不是!”
青木笑眯眯地用哄劝的口气说道:“杨子,你要是也成了举人老爷,那往后张家就是大地主了,你想不发财都难哩。”
张杨鄙夷地说道:“瞧瞧你俩,好歹也读了不少书哩,就为了那些蝇头小利,连青木哥哥都开始学会哄人了。我也不想发财,我倒是想家里别为了交税的事跟那狗官打交道;再有就是,虽然这世上的贪官多,可我就是讨厌这李县令,往后有机会一准把他整死。”
菊huā和刘云岚坐在一旁,一边撕山芋茎一边听着他们说话。菊huā皱眉道:“这些税负虽然重,也还能应付,我担心的是这作坊——上回那狗官过来怕是有所图谋的,他迟早会打这两间作坊的主意。”
张槐点点头道:“我看也是,他是来探咱的底来了。瞧好了吧,过不多久准就要出huā样。”
菊huā问道:“你们可想好了?摆在眼前的如今有两条路:一就是将这作坊让给李家;二就是卖给方家经营。不过我觉得还是让方家来经营比较好,他家毕竟有财势有基础—其他各地都建有香肠作坊。李家虽然也能经营,但李长风身为举人,两年后还要参加会试,李长雨也不好大肆经商。往常还可说是卖自家出产的东西,如今怕是不敢做得太过。”
青木点头道:“回头问问他,跟他商量一番。”
菊huā叮嘱道:“若是他家舍不得放弃这作坊,就让他接手好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村长往常也很照应大伙,这个人情还是要卖的。”她心里还有一番算计,也没说出来。
青木看了妹妹一眼,点点头道:“这是自然。”
张槐吐了口气道:“也好,转让出去身上也轻松些,咱还是一心一意地种田养猪吧。”
菊huā微微一笑道:“若是方家来经营这两间作坊,只有比我们经营的更好,下塘集兴旺起来也更加快了;就是李家来经营,也不会太差——顶多还跟先前一样。咱们只要好好地种自己的田,养自己的猪,再把这些出产或卖给作坊,或卖到集上,不也是一样有收入?当初咱们不就是抱这样的心思么!”
青木点头道:“如今方家比旁人更盼望这下塘集火起来。要是再把村里的两间作坊也让给他家,那不用说,他肯定会在这地方huā大力气的。
如今好些商家都是奔他家的名头才来到下塘集哩。就看李长雨咋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