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对自己的职业抱有强烈责任心的医生,在治疗手中的病人时,不仅仅只是对病人身体疾病的治疗,也会时刻注意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本身的心理变化,防止病人出现抑郁、心理抗拒等等问题。
让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轻松愉快、积极配合的心态,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几乎已经成为了医疗工作者的另一种职责。
因为这样良好的心态,不仅对病人本身的病情有好处,同样也对医生展开的治疗工作有好处,几乎就是双赢的。
而反过来说,如果医生完全不关注自己病人的心理情况,只是抱着一种公事公办的态度来进行治疗,虽然挑不出什么错,但是却难免会让病人感到冷漠和排斥,甚至是心理不舒服。
当然了。
绝大多数正常的病人或许不会怎么样,哪怕再不喜欢医生这种冷冰冰态度,也不会做出什么偏激的事情来,顶多也就是心里腹诽几句罢了。
但如果运气不好……
遇上的病人恰好是那种心理脆弱敏感,亦或者是暴躁易怒的类型,那问题可就大了……
医生没摸清楚病人的性格,就摆着一张冷冰冰的、公事公办的脸走上去,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触犯到这两种病人的心理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