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5章 意料之外(869)(2 / 2)

读书识字的清贵文人圈,在古代那种门槛极高的环境背景之下,对于那些身陷贫寒挣扎求生的平民老百姓而言,太过美好也太过遥远,几乎就是高不可攀。

可就是这样一个高不可攀的美好的圈子,却是他们能否逃离贫寒和卑微的唯一的出路。

只要能踏进这个圈子,成为一名高尚的读书人,他们就有希望摆脱平民的身份,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还有机会进入朝堂为官……

这对一群处在社会最底层、随时都面临着压榨和威胁的平民百姓来说,诱惑力有多大,不用细说也能明白。

所以古往今来,从科举制度出现之后的那么多不同朝代中,最推崇、最拥护这个制度的人往往是寒门学子以及平民,达官贵人和宗室皇亲却不怎么把科举放在心上。

因为,稍微有点眼界的人都知道,科举制度本身就是用来造福平民学子,给他们提供了一条可以晋升的道路,同时也为朝堂选拔出更多更优秀的能人才子,可说是一箭双雕、好处多多。

然而,这样的制度对于那些已经处在朝堂高位、曾经一手垄断整个官场的世家贵族而言,却是绝对的弊大于利……

正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出现,大量的寒门学子进入朝堂,才导致曾经在朝野上声名赫赫、几乎能与皇室平起平坐,甚至在某些时期压过了皇室的许多名流世家最终走向衰败和落寞。

世家的舞台落寞之后,便是寒门学子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