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下篇(2 / 2)

要想让对方接受你的劝说,首先要了解对方的心理,使他消除戒备。

与人交谈时,话题的展开如果能迎合对方的心理,就能以更加牢固的纽带来连接双方的心理,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我们往往认为,只要说得有理,对方就一定能接受。但是,要使对方真正理解并彻底接受,就应该将沟通渠道建立在这种理论对话下的心理对话上。

小吴大学毕业以后决心自谋职业。一次,他在一家报纸的广告里看到某公司征聘一位具有特殊才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员。小吴没有盲目地去应聘,而是花费很多精力,广泛收集该公司经理的有关信息,详细了解这位经理的奋斗史。那天见面之后,小吴这样开口:

“我很愿意到贵公司工作,我觉得能在您手下做事,是最大的光荣。因为您是一位依靠奋斗取得事业成功的人物。我知道您28年前创办公司时,只有一张桌子、一位职员和一部电话机,经过您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事业。您这种精神令我钦佩,我正是奔着这种精神才前来接受您的挑选的。”

所有事业有成的人,差不多都乐于回忆当年奋斗的经历,这位经理也不例外。小吴一下子就抓住了经理的心理,这番话引起了经理的共鸣。因此,经理乘兴谈论起他自己的成功经历。小吴始终在旁洗耳恭听,以点头来表示钦佩。最后,经理向小吴很简单地问了一些情况,终于拍板道:“你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

一个神枪手,如果蒙上他的眼睛,再让他去找一个目标,那么他只能凭感觉去射击,这是难以击中目标的。所以,与人说话时,必须要洞察、迎合对方的心理,才能说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