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雨林日记(七)(2 / 2)

乡村怪谈 亦假亦真 3559 字 2022-08-30

我说:“我还有件事情不明白,这里是中国,还是缅甸?”

杨采妮说:“这里是缅甸,在一八四九年之前,是属于中国的。”

我说:“你是缅甸人吗?”

杨采真点了点头,然后说:“我的先祖是汉族人。”

“你说的先帝是那个皇帝?”

杨采真说:“我说的先帝,是永历皇帝朱由榔。”

我说:“什么?朱由榔?他不是被吴三桂逼死之后,送到了京城了吗?”

杨采真说:“没错,当年永历皇帝确实被送往京城了,这里是永历皇帝的衣冠冢,里面没有龙体。”

我说:“这个我都糊涂了,你一会说是缅甸,一会说是汉人,这个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采真说:“这个你得听我讲一个故事,300多年前明朝灭亡之际,明朝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追随永历皇帝朱由榔从广西、贵州和云南一路逃亡最后流落缅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朱由榔并押解回昆明,一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但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文武官员、各类随从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现今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顽强生栖繁衍,其中包括张献忠手下的名将李定国,他沿路护卫朱由榔进入缅甸,此后又长期在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杀后不久他即病故在现中老边境勐腊县;通过300多年艰苦而漫长的日子,这些流落他乡的人员最终发展成了今天缅甸的果敢族和这一区域其他称谓的汉民族。有石碑记债:贵家者,故永明入缅所遗种也。缅劫永明时,诸人分散驻沙洲,蛮不之逐,谓水至尽漂。

这个其中就有我的先祖杨高学,先祖是永历皇帝的手下一员将领,一路拼杀来到这里,永历皇帝看见这里说:”这里以后就叫卧龙岗,等我死后,就葬在这里。“

接着吩咐先祖把带来的珠宝玉器之类宝贝,还有传国玉玺,各种兵器都埋在这里,留着以后备用,这件事是先祖杨高学领着人埋的,当时还有一个小兵,跪着求先祖不要杀人灭口,我先祖说:“我们能活着回去就不错了,我不杀你你们,你们以后世代看守这里如何?“

那些兵点头答应,把宝物埋好之后,我家先祖跟着永历皇帝南征北战,最后吴三桂没有办法,就把永历皇帝交给了吴三桂,我家先祖一看到了这个样子了,就率领部下及家眷逃至中缅边境科干地区,见该地远离中缅两国中央政府,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遂在此与掸、傈僳等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其后,散落各地的明朝官兵相继来投,迫于生计的中国流民也辗转到此定居,还有许多马帮商队也往来不绝,逐渐在科干地区形成了一个规模不断壮大的华人聚居区。雍正七年,杨高学长子杨映曾被清朝赐封为世袭果敢县知县。

我们杨家从此之后,就在这里定居起来,后来我们杨家感念永历皇帝朱由榔的恩泽,就在落龙岗偷偷的建立起了永陵,就是现在的衣冠冢。近三百年来,我们看守陵墓的有白衣,有黑衣,白衣女子都是姓杨的,黑衣的是我们果敢别姓的姐妹,世代交替的看守陵墓。”

我说:“原来是这样呀,我想去拜祭一下永历皇帝,不知道可不可以?”

杨采真说:“当然可以了,由于这个地方极为隐秘,自建成之后,除了守墓人,就没有谁进来拜祭过,我可以带着你去,并且看看当年永历皇帝的遗物。不过现在你得先休息,等身体好点了,我们再去拜祭永历皇帝。”

我说:“没事的,我一点事都没有了。”

说着话我站起来,身子晃了几晃,杨采真生气道:“你这个人怎么这样?”

我只好答应睡一觉,头有点昏沉沉的,很快就睡着了,等一觉醒来,神清气爽,就要求去看永陵,杨采真在头前带路,我们跟在后面,走出了小房子,这些草房子都是缅甸典型的房屋。我们走出小房子之后,就朝着一个峡谷的深处走去,这个峡谷开口虽然小,但是越往里越宽,走着走着峡谷里升起了雾气,大雾弥漫,看不清什么地方,甚者对面都看不清楚,我担心的问杨采真说:“姑娘,这、这些是不是瘴气?”

杨采真说:“不是的,这是水汽,从地下冒出来的,主要是保护陵墓,不受外人侵扰的。”

我听了这才明白,大雾会让许多盗墓者望而却步,继续往前走,前边的雾气越来越薄了,透过薄雾看到了前面是一条用石板铺的路,在石板的两边,有许多石头雕刻,这条道路,一直通往前面的一座城池,等走出薄雾,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里四周都是悬崖绝壁,悬崖绝壁上面,也是云雾笼罩,我的就脚下是一条笔直的道路,这条道路是用光滑的石板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