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说不出道道来(2 / 2)

吕林兰说:“生活,并不是为了活着而生存,而是为了生存而活着。所以,凡事要多看多听多想想。这样,你就会比你的同龄人多了几倍的生活阅历。”

邱书仪道:“我想,最后那个重量的分开,可能是错误的。”

陶念问:“理由呢?没有理由的话,或许是前面的价钱分开错了也说不一定。”

东方以巧则说:“我反正觉得两个都没错。就是不知道怎么搞的,一算钱,就少了将近一半。”

“可我还是觉得还是重量分开错了,”邱书仪说,“尽管我说不出理由,但是我坚持。”

陶念说:“事情很明显,根本不是亲身经历了,就一定会懂的。所以,吕林兰你还是别卖关子了,直接把答案说了吧。”

——

吕林兰摇头晃脑了一阵,最后说:“好吧,我说答案。这次买卖,因为买家对货物的部位分开,导致了买卖过程的两次分开。前一次,是价钱分开;后一次则是重量分开。两次分开,其实都没有错。你们想啊,如果是错误的,那老头为什么会那么干哪。而最后的结果,也就是钱的总额少了将近一半,则是源自两次分开的原因。

“我再说直白一点就是,两次分开,无论是价钱的分开还是重量的分开,都没有错。那么错的是什么呢?错的就是,只能分一次,不能分两次。两次一分,总金额自然就少了。”

“哦,是吗?”邱书仪接口道,“等我算算啊,”然后叽哩咕噜地算了一阵,“还真的是哎!如果只分一次,不管是分价钱还是分重量,最后都是七百二十两!”

“生意人嘛,最常见的素质就是精明!”吕林兰说,“词典解释精明,说是精干聪明,明显没抓住本质。第二解释,精诚、真诚,则谬之千里了。至于第三解释,晴明、光明,则是源自该词语的产生过程。《国语?楚语下》说: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当时指的是纯洁光亮,也就是衣裳整洁的意思。

“其实,精明,也就是锱铢必较,就是寸土必争。因而这种人一般对局部看得很清楚,却常常忘了观察整体。刚才的买卖,局部看,都是对的。正因为都是对的,所以那个老头也就那么做了。但总体上多分了一次,又是错的。那个老头缺乏总体观,就算是事后,明明知道不对,他也想不出其中的道理来。”

“厉害!厉害!”邱书仪说,“幸亏长姐跟我们是一头的!”

“厉害的人我见得多了,”东方以巧这前半句有点煞风景,但后半句就不是了,“但是像吕姐这样厉害的,我以前听都没听说过!”

——

陶念觉得有必要给吕林兰泼泼冷水,避免其自我肿胀,就说:“假如你面对的是我呢?我是说,不如你也弄个什么出来,让我明知道是错的,但就是说不出道道来。如何?”

吕林兰问:“陶姐妹修为高深,身手方面定是不消说了?”

陶念不解了:“你难道要跟我比身手?”

“不是,”吕林兰说,“是有关于身手方面的问题,想要请教一二。”

“说吧。”陶念心知,吕林兰此时必然不是正常的请教,于是打起了精神,提防吕林兰言语中的陷阱。

“说是有个凡人,跑了。在后面,有个神箭手,一箭往凡人背心射去!”吕林兰说,“最后呢,凡人没有中箭。”

“那个神箭手空有其名吧?”陶念说。

“陶姐妹是说那个神箭手没有瞄准么?”吕林兰说,“不是,他瞄得很准的。直到最后,那支箭依然指向那个凡人的背心,只可惜那支箭没能追上那个凡人而已。”

陶念斥道:“飞箭都追不上了,你还说是凡人?”

“没有、没有,”吕林兰说,“我什么时候说那个凡人的速度快了?没有吧。实际上,那个凡人的速度是很慢的。到底有多慢,不太好说。但总之,那个凡人的速度,比那支飞出去的箭支的速度,一定要慢得多。”

“你这不是瞎扯吗?”陶念说,“一只快箭,还追不是慢跑的人?”

吕林兰翻了个白眼:“当然。啊不。我说的是当然没追上,而不是当然是瞎扯。”

“那你倒是说说里面的道理啊!”陶念要求。

“好吧,”吕林兰说,“既然陶姐妹这么爱学习,那我就勉为其难,讲解一二吧。

“这件事,说的是飞箭没能追上奔跑的凡人。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具体的标志去掉,抽出本质,那就是快的,追不上慢的。至于,快的是什么东西、慢的又是什么物品,那就不用管了。

“这儿我们给个假定,也就是规定一下,快的,到底有多快,慢的,到底有多慢。这样规定一下,并不改变事情的本质,只是让我们分析的时候,简单一点。

“这样吧,我就规定,快的速度,是慢的速度的两倍。也就是说,同样的时间,快的,通过的距离,是慢的通过的距离的两倍。

“好吧,还有原始的距离,也就是他们分别的出发点。其实说穿了,就是两者之间,原始的距离。这个距离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分析的是追不追得上,而不是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所以原始距离长点或是短点,都没有关系。

“这样吧,假定两者之间的原始距离为十丈。陶姐妹有没有意见?”

陶念滞后了一点时间,把吕林兰说的话,在脑海里翻来覆去的过了好几遍,最后回答:“我没有意见。”

——

“既然如此,那么就开始了,”吕林兰说,“两者同时出发,向同一个方向前进。

“下一刻,当快的,也就是那支飞箭到达慢者、也就是那个凡人原来的位置的时候,那个凡人在什么位置呢?”

陶念想了一下说:“飞箭到达凡人原来的位置,就是说飞箭飞了十丈。既然两者的速度是两倍的关系,那个凡人必然在飞箭前方五丈的位置。”

“回答得太漂亮了!”吕林兰道,“那么,再下一个环节呢?也就是当飞箭再一次到达凡人原来的位置的时候,那个凡人又在什么位置?”

这回陶念答得较快:“那个凡人在飞箭前方两丈半的位置。”

吕林兰说:“如此,循环下去呢?”

“你什么意思?”陶念问。

“我都听出来了!”邱书仪说,“两倍速度关系,到这儿,就变成了距离折半。开始是十丈,折一次是五丈。再折一次是两丈半。又折一次是两丈半的一半。古人云: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陶姐,这样折半下去,是没有穷尽的。”

陶念辩道:“但是他们之间的距离是越来越短了啊!”

“是的,他们之间的距离,无限趋近于零,但是可惜,并不等于零,”吕林兰说,“于是结论就出来了:飞箭始终追不上凡人,快的永远追不上慢的。”

陶念想了想说:“你这是强辞夺理!不如,你有前面跑,让我追一下试试,看看能否追得上!”

“君子动口不动手,陶姐妹这样就没意思了,”吕林兰说:“你刚才要求的是,让我随便弄出个什么出来,让你明知道是错的,但就是说不出道道来,是不是?

“现在我已经弄出来了,飞箭追不上凡人。如果你能说出我的分析过程什么地方存在错误,才算你赢。并不是实际上追上我,就能算你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