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2 / 2)

奋斗在盛唐 牛凳 3498 字 2022-09-27

事实上,他当初让安禄山取石堡城再交给李隆基,也不是活雷锋,主要还是为了挑拨大唐朝廷和吐蕃之间的关系。现在的结果,比他预想中要好很多。

只待把朝廷和吐蕃安抚住,崔耕就可腾出手来,处理大唐的心腹大患南诏了。

……

……

商定日期,派出监察使者,准备精锐部队,把郭子仪和张守调来护驾……直到一个多月后,崔耕才忙活的差不多。

只待明日一早,就可启程赶往石堡城。

可正在这时,崔耕的府中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者,面色愁苦,跪倒在了崔耕的面前:“小人王勇参见越王千岁,参见诸位将军。”

“王勇,你找本王有什么事儿?”

“呃……此事关系重大,还请王上屏退左右。”

“不必了,这里都是本王信得过的人。”

这话不假,在场的除了崔耕之外,就是杨玄琰、郭子仪、张守和安禄山、宋根海了。

王勇猛地磕了一个响头,道:“王爷慈悲,小人求求您,一定要救救小少爷啊!”

“小少爷?”崔耕微微一愣,道“怎么个小少爷?”

“就是王海宾之子王忠嗣,小人就是王家的管家。”

“什么?王忠嗣?”崔耕、郭子仪和张守,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在渭州之战中,因为李隆基的拖延,崔耕和王海宾、郭子仪、张守先胜后败,被吐蕃大军紧紧追赶。

最后,王海宾主动断后,战死沙场,崔耕三人才得以逃出生天。毫不夸张地说,王海宾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现在听说王海宾的子嗣有难,他们怎能不急?

崔耕更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他心中暗想,历史记载中,王海宾战死后,他的儿子王忠嗣被李隆基收入宫中,好生抚养,长大成人。

但是,自己怎么就没再多想想,历史已经改变了啊!

王海宾是为了掩护自己和郭子仪、张守才战死沙场的,李隆基视自己三人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又怎么可能收养王海宾的遗孤?

那可怜的孩子,还不知怎么自生自灭呢!

王勇却不知崔耕的所思所想,罗哩罗嗦地解释道:“唉,说起来,都是小人的错啊!五郎去世后,就是我跟小少爷相依为命。没成想,小少爷今年才十二岁,就嚷嚷着去瓜州从军,替父报仇。我想小孩子嘛,就是说说而已,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某日晚间,他竟然不辞而别了。”

王勇说得十二岁是虚岁,其实王忠嗣现在也就是十岁而已。他就算再天赋异禀,也比之成年人也大大不如。

崔耕担忧道:“然后呢?”

“然后,小的就赶紧追了下去。结果,还是晚了一步,小少爷碰上了人贩子,被卖给瓜州的胡人做奴隶了。小的想把小少爷赎回来,但是……五郎生前没什么积蓄,我的钱不够。”

依王海宾那狗脾气,确实存不下什么钱。

郭子仪渐松了一口气,道:“这么说,你是来拿钱赎人的?好说,好说。”

“哪啊?”王勇苦笑道:“我当时见钱不够,就急眼了,说朝廷律法有规定,汉人不得为胡人之奴。”

崔耕摇头道:“规定是规定,现实是现实。瓜州地处边陲之地,哪那么严格?再说了,就算在长安城,这种事儿也禁绝不了。”

“对啊。人家就说,随便我哪里去告,总而言之,不见钱不能放人。”

“接下来呢?”

王勇痛苦地蹲了下去,抱着脑袋,道:“我……我当时也是气迷糊了,就说,五郎和岭南王、大唐双耀,有着过命的交情。他们赶紧乖乖放人还则罢了。不然地话,岭南王一怒,没他们的好果子吃。”

“他们怎么说呢?”

“他们说,要是不提岭南王也就罢了,交钱就能赎人。但是现在,既然那王忠嗣对岭南王如此重要,就让他亲自前来领人吧?他若不来,给多少钱都没用。”